日本京都大學:iPSC來源的NK細胞,正式應用于卵巢癌臨床試驗
來源: 日期:2021-12-21
人體內免疫細胞數量是有限的,而臨床應用卻需要大量的免疫細胞。誘導多能干細胞(iPSC)的“出世”,無疑為解決細胞量產問題帶來了福音。不僅如此,通過對免疫細胞的工程改造還可量產出具有“特定”攻擊能力的免疫細胞,對抗腫瘤意義重大。
近日,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和國立癌癥研究中心東醫院發布消息稱,已啟動一項臨床試驗,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(iPSC細胞)已成功誘導出具有攻擊癌細胞能力的NK細胞(人體免疫細胞“自然殺傷細胞”)。將其注入卵巢癌已在腹腔擴散、抗癌藥物失效的患者體內,用來對抗卵巢癌。
今年9月份,首例參與該項試驗的50歲女性至今未出現嚴重副作用。鑒于此,本次臨床試驗還將有18例卵巢癌患者參與,共同驗證療效安全和有效性。
近年來,隨著CAR引入的T細胞(CAR-T細胞)和CAR引入的NK細胞(CAR-NK細胞)療法在癌癥免疫治療中展現的顯著療效,一直致力于iPS 細胞研究的日本京都大學也在利用iPS細胞技術“制作”出可以對抗癌癥的免疫細胞。
相比于T細胞,屬于先天免疫細胞的NK細胞,不同于T細胞僅在MHC(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)的約束下才具有活性,NK細胞可以獨立于MHC發揮其活性,而且具有多種免疫優勢。
該項臨床試驗的對象是一名卵巢癌已出現腹腔內擴散的“腹膜播散”患者,通過導管每隔一周將細胞注入腹腔,共計4次。
其注入的細胞就是由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財團儲備的iPS細胞制成。在iPS細胞內加入能夠發現在卵巢癌的一種、“卵巢透明細胞癌”等存在的特有蛋白質“GPC3”基因,之后iPS細胞變成了具有攻擊癌細胞能力的NK細胞。
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教授金子新表示,利用iPS技術“特制”的NK細胞具有著相當多的優勢,不僅可以用于多個患者,有望提供穩定的供應。而且除了更專一的攻擊特定的癌細胞外,對癌細胞以外的其他細胞風險很低,且停留在體內的時間也很短,所以副作用微乎其微,此前在小鼠試驗中,癌細胞能夠得到遏制,生存期也有所延長。
更重要的是,通過iPS技術“量產”的NK細胞不僅對該項臨床試驗的卵巢癌有效,通過類似的制作方法,還可以對多種癌癥進行“定制化”的量產免疫細胞方案,可以通過改變靶向蛋白質,來實現多種癌癥的治療。這也為未來使用NK細胞的免疫治療的建立和涉及NK細胞的疾病模型的構建都有著重要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