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春华个人简介:男,1963年生,山东青岛人,医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系主任。教育部"长江学者奖励计划"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。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,军事医学科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。
1995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;1998年任美国明尼苏达NCI指定综合学科肿瘤研究中心成员;1998年7月晋升为美国明尼苏达医学院血液肿瘤骨髓移植系助教授,任美国干细胞研究所正式教职。
2000年回国,先后担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、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美国际合作实验室主任、国家"十五"863计划"组织器官工程"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、第二、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系主任、中国解剖学会副秘书长、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、国际《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》杂志副主编、国际《Experimental Hematology》杂志编委。
199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州医学研究基金奖及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基金奖,2000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,2001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、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,2004年获国家"973"计划先进个人称号,200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、2007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(均为第一完成人)。
研究方向:长期从事干细胞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。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、863计划、973计划、长江学者奖励计划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CMB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。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"亚全能干细胞学说"概念,累计已在《Blood》等国际杂志发表以通讯作者名义发表SCI论文40余篇,累计影响因子175,研究结果被《Nature》等专业权威杂志引用589次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,PCT专利2项,获得国内第一个成体干细胞技术发明专利授权;主编出版了《干细胞原理、技术与临床》(110万字;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,入选国家首届原创出版工程)、《白细胞疾病基础理论与临床》(160万字,主编之一)两部专著,系统阐明了成体干细胞的等级结构性(Hierarchy)和功能;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标准--《间充质干细胞制造及检定规程》;基于国内科研工作的原创性成果基础上,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干细胞新药--"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",该药是是国际研发进度和技术水平最领先的干细胞新药之一。